一种中草药往往具备很多功效与作用,但是每一种中草药都有自己独特的用法。比如说大风子,中草药大风子的主治功能是利水,大风子的选方和配伍也可以治疗很多其他类型的疾病。更多关于大风子的食用方法,大风子的禁忌,大家可以收藏一下本专题哦,本专题会及时更新各种关于大风子的中草药知识。
一、大风子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燥湿,攻毒杀虫。治麻风,疥癣,杨梅疮。
1、《纲目》:"主风癣疥癞,杨梅诸疮,攻毒杀虫。"
2、《医林纂要》:"行痰,杀虫,劫毒。用霜,亦可劫顽痰,行积水。"
3、《国药的药理学》:"治象皮病。"
二、大风子的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单叶互生;革质;叶柄长1.2~1.5厘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3~7厘米,先端尖,基部钝圆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黄绿色,侧脉8~10对。花杂性或单性,1至数朵簇生;花梗被短柔毛;雄花萼片5,卵形,基部稍联合,两面被长柔毛;花瓣5,卵形,红色或粉红色;退化雄蕊磷片状,线形,着生于瓣上,内部边缘被睫毛,近先端部被柔毛;雄蕊5,花药外向,长圆形,花丝基部粗厚;退化子房圆柱状,被长硬毛;雌花的花萼、花瓣均与雄花相同;退化雄蕊成一纺锤状体;子房卵形或倒卵形,被长硬毛,1室,具5侧膜胎座,胚珠多数,花柱粗短,被柔毛,柱头5裂,反卷。浆果球形,直径6~8厘米,果皮坚硬。种子30~40粒,略呈多角体,外种皮角质;胚乳丰富。花期1~3月。
三、大风子的性状鉴别
种子略呈四面体,一面隆起,三面稍平坦;长1~2cm,宽0.5~1cm。表面灰黄白色至灰棕色,有多数隆起的纵脉纹,种脐位于种子的一端。种皮硬而脆,易碎。种仁不规则长卵形,外被暗紫褐色薄膜,具微细皱纹;胚乳黑棕色,子叶心脏形稍尖,色较浅。
四、大风子的应用
1、疥疮:本品能燥湿杀虫,可用于疥虫引起皮肤皱折部位,甚则全身皮肤痰痒并起粟粒状丘疹之疥疮。如《疠疡机要》之大风子膏,以本品与杀虫止痒之轻粉、枯矾等为末,乌柏油调涂;或与硫黄、轻粉、樟脑等配成散剂或软青剂外用。
2、癣疮:大风子外用具有祛风燥湿,杀虫疗癣之功效,湿热留滞,致生皮肤圆形或椭圆形淡红色斑块,伴皮肤瘙痒,表面干燥上附糠秕样鳞屑之癣疮。如《血证论》大风丹,即以本品配伍燥湿止痒疗癣之硫黄、雄黄、枯矾等研末,油调涂擦;又如《外科正宗》以本品与斑蝥、土荆皮、轻粉等浸酒或煎汁外涂;再如《中冈药物大全》除湿止痒油,应用大风子配白藓皮、花椒、黄柏等制成油剂外涂,不但可疗疥癣,且又可用于脓疤疮、坐板疮、黄水疮等。
往期回顾:
中国中草药之第一百五十九讲:八仙草
中国中草药之第一百五十八讲:桑寄生
中国中草药之第一百五十七讲:田基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