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doxian/文)海洋动物里谁个头最大?一份新的报告也许会刷新你的知识。一支由科学家和本科生组成的研究团队搜集各方数据,分析计算了5种海洋生物的大小。该项目团队长达69页的研究报告近日在线发表在新兴同行评议期刊《PeerJ》上。他们不仅优化了海洋动物体积的精确计算方法,也厘清了人们长久以来的一些误解。
研究选取了那些块头常常被媒体夸大的海洋生物,并根据数据完善情况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大个子。最后的“阵容”几乎囊括了各个门类里的大块头,不仅包括鲸类,鲨鱼,乌贼等等有口皆碑的海洋巨兽,还有管虫、水母、蚌类、节肢动物等“非主流”选手。
论文涉及的5种大型海洋生物的相对大小示意图。在每一排的动物之间都有同比例的一个人类潜水员供参照。点击查看大图。图中未标出纪录头衔的物种依次是:小头睡鲨,最大的极地鲨类;灰六鳃鲨,最大的六鳃鲨;大王酸浆鱿,最重的头足类;海象,第三大的鳍脚类;甘氏巨螯蟹,腿展最长的节肢动物;翻车鱼,最重的硬骨鱼;巨型管虫,最大的环节动物;加勒比巨桶海绵,最大的多孔动物;棱皮龟,最大的龟鳖类;越前水母,最重的水母;大砗磲,最大的双壳类;澳大利亚香螺,现存最大的腹足类;巨型等足虫,最大的等足虫。
根据报告内容,海底体长最大的生物应该是狮鬃水母(Cyaneacapillata),蓝鲸(Balaenopteramusculus)和抹香鲸(Physetermacrocephalus)紧随其后。而常被传为“最大头足动物”的大王酸浆鱿(Mesonychoteuthishamiltoni)虽然重达公斤,但其4.米的体长比起1米的巨乌贼(Architeuthisdux)要逊色许多。
“大块头”的研究,岂止于大文章的主要作者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国家演化合成中心(NationalEvolutionarySynthesisCenter)的助理主任克雷格·麦克莱恩(CraigMcClain)。“几年前我就注意到,人们总是说巨乌贼有60英尺(注:约18.9米),长得惊人。”他在一项采访中说,“当我真正开始审视数据的时候,发现这个估计实际上很不真实。”
麦克莱恩介绍说,人们在19世纪发现了冲刷上岸的乌贼,并对其进行测量——当前风靡的描述大多来源于那些测量数据。但乌贼的肌肉纤维在死后会放松并伸长,这意味着当初测出的值会远大于实际。而麦克莱恩和同事的数据表明,在有科学验证的情况下,巨乌贼最长也不过1米。
为了调查尽可能多的物种,麦克莱恩邀请了研究生和本科生们一同参与,让他们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海洋物种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将研究名单扩到了5个“大块头”的物种。“这个项目一部分在建立数据库,另一部分在调研历史:再三核对博物馆的标本,与科学家和收藏家对话,甚至在易趣(eBay)上搜标本,”麦克莱恩说。团队成员们需要联系各方渔场、海洋中心及各领域专家收集数据,无意间也搭出了一个既大又广的合作网络。
“这是我第一次在这样好的合作氛围下做研究。”杜克大学的大三学生凯瑟琳·陈(CatherineChen)说。她也是团队成员之一,参与研究了蓝鲸、抹香鲸和翻车鱼(Molamola)。“我得以接触到国际捕鲸委员会(InternationalWhalingCommission)的数据库,而这让我能够查询,处理两百余年来的捕鲸数据。”
除了线下的科研合作,麦克莱恩还建立了一个网站(“块头的故事”)向社交媒体们及时推广项目组的发现。小组成员们用通俗诙谐的语言及时发布最新的进展,讲述科学数据背后的故事和感想。此外,他们还会在推特上互动,并推送相关信息。
网站“块头的故事”用活泼的文字和图片向大众推广关于动物的知识。在介绍海象的页面,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张有趣的图片。图片来源:storyof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