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映的《南极之恋》,似乎是一部很“简单”的电影。
图片来自电影剧照
主题很简单:灾难、求生和爱情。
场景很简单:大多数时间只有小木屋和雪地。
主角就两位:物理学霸荆如意(杨子姗)和土豪老板吴富春(赵又廷)。
在小木屋的两位主演
图片来自电影剧照
但不简单的是:
你能感受到南极最真实的残酷与壮美(剧组亲赴南极取景拍摄)。
和一群更“大牌”的群演!
毕竟出场要看它们心情,摆什么姿势得由它们决定,离开了全剧组必须一起等待,连主演赵又廷都需要配合它们的时间,并且不敢轻易靠近。
它们就是南极动物。
图片来自电影剧照
▼▲▼
最佳极地群演
配合出演的南极动物有贼鸥、海豹和企鹅。
●贼鸥
导演一喊Action,贼鸥群演一拥而上,上演吃腐肉的戏码。这要是特效,做起来可就很麻烦了。
图片来自电影花絮
贼鸥(Strcorariussp.),是飞行能手,会横穿赤道在南北极间进行远距离迁徙。
中国南极长城站周围是它们的越冬地之一,靠吃站上的垃圾过活,人们称之为义务清洁工。
长城站区的贼鸥湖,时常有20只以上的贼鸥在此休息
●海豹
海豹躺在陆地上休息,听主演自言自语,不时卖个萌,演技绝佳。
图片来自电影花絮
导演想要一个挠挠的镜头,那还得等太阳出来以后……
电影里出现了威德尔海豹、南象海豹和豹海豹等多种海豹,你能分别找出他们吗?
此时为“大牌”服务的主演
图片来自电影剧照
小编认为最可爱的是威德尔海豹(Lptonychotswddllii)。
这种海豹主要分布于南极周围、南极洲沿岸附近海域,它能潜到水下米,并且在水底逗留1小时以上。
●企鹅
企鹅群演同样负责卖萌,以及日常给主演讲戏。
这场从雪坡上滑下来的戏,赵又廷在片中诠释的很好,阿德利企鹅功不可没。
图片来自电影花絮
在企鹅家族中,阿德利企鹅(Pygosclisadlia)属中、小型种类,它们善游泳和潜水、走路摇摆,能将腹部贴在冰面上滑行。
另一个教戏的是巴布亚企鹅(Pygosclispapua)。
图片来自电影花絮
南极的巴布亚企鹅,也称金图企鹅。它们是企鹅家族中最快速的泳手,游泳的时速可达36公里。
金图企鹅幼儿园
南极,你了解多少?
南极,这个曾经被人们称作是地球尽头的地方,是人类认识最晚的一块大陆。
对于南极与南极科考,你了解多少?
●中国目前共有4个南极科考站
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
目前,我国正在南极罗斯海积极筹备第5个科考站。
电影中为了艺术效果而说的极光站,实际是不存在的。
极光站的原型其实是长城站。
图片来自电影剧照
●中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建于年
电影最后致敬了最早建立长城站的人们,及所有的南极科考队员们。
第一次来到南极的科考队员每天工作17个小时,在极夜来临之前,仅用40天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南极科学考察站,将五星红旗插在了南极这片土地上。
长城站
长城站的建立让曾经在国际会议表决议程中被请出去的中国代表团,两年后拥有了一票否决权。
现在,长城站位于西南极洲乔治王岛(KingGorgIsland)南端,可以从智利的彭塔乘游轮或飞机前往。
●南极冰盖最高点是中国的昆仑站
从科学考察角度看,南极有四个最有地理价值的点,即极点、冰点(南极气温最低点)、磁点和高点。
美国、俄罗斯和法国人分别占领了极点、冰点和磁点,只有冰盖最高点尚未建立科考站。
年,内陆考察队成功抵达海拔超过米的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A,并在此建立了昆仑站。
图片来自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南极的每个登陆点,一次只允许人上岸
在南极的登陆地点,一次仅允许不超过人同时登陆。一般人以下的船只可在大多数地点停靠,人以上的邮轮禁止在任何地点停靠。
长城站站区目前暂不允许游客参观,只能在站区外围的广场游玩拍照。
在长城站站区外围广场参观的中国游客
●《南极条约》:不能干扰任何生物
《南极条约》的其中一条表示,所有生物包括地衣,都不允许触碰与带走,也不准留下任何垃圾。
图片来自电影花絮
在南极野外,大号小号都要自己包装好带回。
图片来自电影花絮
但电影告诉我们,即便是对南极充满热爱与敬畏的科学家,在生命面临重大威胁时,也很难遵守。
●南极大陆极昼时,太阳从南边升起?
电影中,高空物理学家荆如意解释:午夜,太阳在正南,高度角最小。到了白天,太阳从南方升起,继而向东南方向移动,高度角再次慢慢变小。
图片来自电影剧照
事实究竟如何?欢迎大家补充与讨论。
●第一位登上南极点的人:阿蒙森
罗尔德?阿蒙森,挪威极地探险家。历尽艰辛,闯过难关,于年10月20日终于成为人类第一个登上南极点的人。
而他的竞争对手英国人斯科特,仅晚了一个月,最终遗憾踏上归途,并死在了路上。
图片来自《华夏地理》
但斯科特的奉献和探索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
为了纪念两位伟大的先驱者,美国在极点的科考站就叫“阿蒙森-斯科特”站。
南极真实的衣食住行
还记得给大家带来北极观鸟记录的李洪波老师吗?
如果去北极,一定要避开北极燕鸥,不然......
送帽子的圣诞老人还没从北极出发呢,还是先来看看那里的鸟吧!
他此刻正在南极的长城站进行科考。
为大家带来南极衣食住行的第一线报导~
●吃
长城站作为一个常年站,站里的食品物质还是比较多样和充足的,尤其是夏季。
站里一般有一个大厨和一个帮工,今年夏季尤其幸运,有2个大厨,因为去年越冬的厨师还没出站。
早餐一般有粥(大米或小米粥)、豆浆、面条、油条、豆沙包、肉包子和素包子,当然不是每天都这么全,一般会有4样。
每天大家都会按时吃早餐,去晚了,可能只能喝牛奶了。午餐和晚餐一般吃米饭、三菜一汤。
遇到队员出站,前一天晚餐一般会是火锅
不过青菜还是比较少,尽管站里有一个温室,专门种植蔬菜,可新鲜蔬菜还是难得吃上一次,毕竟度夏期间人数较多,一般维持在30-40人。
长城站的蔬菜温室
站里的水果和牛奶、酸奶以及一些干果、零食比较充足,出野外的时候,因为中午很少能及时回来,都会带上一些食品以备用。
●穿
长城站夏季温度一般在0℃以上,天气晴朗的时候,外出穿水靴和户外防风衣即可,但一般会穿站里的连体科考服,俗称“企鹅服”。它的保暖抗风性会好些。
穿企鹅服工作的剧组
图片来自电影剧照
海上作业除穿企鹅服外,还要外加救生衣哦~
图片来自电影剧照
企鹅服手臂上的小口袋,还有日常装垃圾的作用。
图片来自电影花絮
●住
长城站的建筑,以保暖、防火为宗旨。
包含生活栋、科研栋(实验室、图书馆、会议室)、综合栋(食堂、体育馆)、发电栋、垃圾房以及其他建筑。
长城站广场
生活栋
科研栋
综合栋
●行
南极没有公路,但站与站之间由于经常走动,也就有了路。
不过有的路可以走普通越野车,有的路只能走雪地车。而科考区很多在车无法到达的区域,只有靠步行了。
海上调查时候还需要用到橡皮艇。再过2年可能就会有铁壳船了,到时候开展海水和海底沉积物调查就会方便和省力很多。
皮划艇
海上避难小屋
海上冰山
纳尔逊冰盖
▼▲▼
最后,小编想说:由于人类的活动,极地的冰雪正在以你意想不到的速度发生巨变。在感叹极地之美时,也请保护它们!
纪录片《逐冰之旅》中,记录了三年内冰川的变化,震撼了许多人。
《逐冰之旅》纪录片片段
本文未标注图片均由作者李洪波拍摄,版权归其所有。
鸣谢:何鑫博士为本文提供科学指导。
本文为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原创,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tougao
sstm.org.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