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气候暖和,杭州春暖花开,皮肤病患者苦了。加上这两年多来,大家一直戴口罩闷牢,汤养元毛水乔医师的门诊上,各种皮肤病患者人满为患。
毛水乔,副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皮肤科工作54年,年门诊量2万余人次,发表国家级论文3篇,省级论文2篇。
他54年来一直扎根社区基层,是杭州的名中医。省内皮肤病患者多数晓得毛医师,他的诊室里,挂满了全省病人送来的锦旗。
毛水乔说:“湿疹、荨麻疹、皮炎、角化症、红斑狼疮、银屑病、天疱疮都是容易复发的疾病,治疗上尽量减少激素使用,要针对病因治疗才是王道。”
为照顾市中心的病人,毛医师在汤养元国医馆开设了门诊。
湿疹、荨麻疹、银屑病沈阿姨7年得了3种皮肤病
沈阿姨,杭州人,67岁。7年前切了胆囊,结果出院就被皮肤病盯上了。先么湿疹,后来荨麻疹,每天痒得很煎熬。
年冬天,沈阿姨身体很差,家里人着急,就炖了补品给她吃。没想到这一吃,手臂和双腿,冒出了密密麻麻的红斑,奇痒无比,上面还有鳞屑,和湿疹、荨麻疹都不一样。
医院,被确诊为银屑病,沈阿姨崩溃了。多年的求医经历,她清楚银屑病就是“牛皮癣”,几乎是绝症。
沈阿姨开始了新一轮的治疗,吃抗过敏药,涂药膏,但是没有用,全身只剩了脸和手掌两块好皮肤。
“痒起来,抓一抓就浑身掉屑,恶心死了,我是一边抓一边恨啊!”
去年4月,沈阿姨找到毛水乔医师:“人家都说他是小病种大医生,我是抱着最后一点希望去的。”
仔细望闻问切后,毛医师判断沈阿姨风、寒、湿交织,并且很严重,就开了祛风、散寒、除湿的中药,再配上纯草药的药膏,让她同时要忌口,并且保持心情舒畅。
吃了一个月中药,沈阿姨看新的红斑没发过,一下子信心就来了。
到了国庆节,沈阿姨突然发现,自己腿上的皮肤光滑了,不绷牢了。她高兴啊,跑去问毛医师,“我的病是不是断根了?”
“银屑病不容易断根,你要再巩固一段时间的。”毛医师笑。
沈阿姨现在还吃中药,不过以调理体质为主了,“现在几样皮肤病都没发过,春节我胆子稍微大了大,尝了点海鲜,也没事!”
81岁退休老教师湿疹性皮炎痒不过为了看病,每隔两周从宁波赶到杭州
胡大伯,81岁,宁波的退休教师。去年4月起,为找毛水乔医师诊脉开方,他每两周要坐高铁,从宁波赶到杭州,“只要病好,不辛苦。”
胡大伯有过敏性鼻炎,年的一天,他觉得鼻子里外都很痒,就抓了抓,结果出来些红疹子,很快又发满了整张脸,大伯怀疑自己鼻炎发展到癌了。
到医院一看,医生说是湿疹性皮炎,胡大伯松了一口气。可是没想到,皮炎也让人很闹心。吃西药,搽药膏,打针灸都没用。后来,他干脆自己看医书研究,也没弄好。
年初,他听到杭州毛医师,看皮肤病疑难杂症很好。疫情一稳定,大伯就迫不及待坐高铁到了杭州。
毛医师诊断胡大伯是湿热积聚,加上年纪大免疫差,所以病情迁延。就对症开方先提高免疫,再祛除湿热。
“那天中药吃掉,涂了药膏,晚上不痒,睡了个好觉,鼻子还通了很多!这趟到杭州值了!”复诊的时候,大伯开心得像个孩子。
“症状是减轻了,但毛病是慢性的,你要慢慢调一阵子的。平时呢,出门要防晒,宁波人,海鲜不要吃。”毛医师仔细叮嘱他。
现在胡大伯逢人就说:“值得值得,碰到好医生要盯牢的,不好去走弯路的。”
结节性红斑是免疫性疾病光表面结节退去不会断根
马阿姨,杭州人,66岁,旅游达人。
年,阿姨在外地旅游,发现右脚好像被蚊虫咬了,脚踝长了指甲大的一块红斑,但是不痛不痒,就没管它。
结果回杭州后,红斑就有一元硬币大了,又红又硬,还流脓水。
医院,配了药水搽,抗炎药也吃。一周后,化脓好了,红肿也退下去了。可是好景不长,半个月后再发作,情况一模一样。
马阿姨又去看病,医生告诉她,这个病很难治,是免疫系统低下引起的。
从此,马阿姨只要一累,红斑就复发,整个脚脖子红肿还痛。每次都要口服药、外用药一齐上,花上3个月才能安耽。但也只是表面结节没了,皮下的硬块一直都不消褪。
去年11月,马阿姨找到毛水乔医师。起初她很急躁,见面就问:“毛医师,我这个病会好吗?人家说治不好的。”
毛医师耐心地回答她:“病是麻烦的,但我仔细点,你呢多配合,先吃2个月中药看看,不过治疗期间,你海鲜不要吃。”
春节前,马阿姨复诊时很兴奋:“毛医师你看,皮下硬块没了。”年后,马阿姨带了邻居找毛医师,“我也要再巩固巩固,保险一点好!”
3月8日-4月7日,毛水乔医师在汤养元国医馆义诊,针对湿疹、荨麻疹、皮炎、角化症、银屑病、红斑狼疮等各种皮肤病,每周送30个义诊号。
门诊时间:周二、周三、周六上午。有需要的读者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文/张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