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病机剖析
诸病归属:属者,所统属也。知其所属,则纲领既得,而其条目,可例求矣。
五行(五脏自病正病):
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肝为风脏,凡病皆属于肝。
诸风,谓中风伤风惊风疠风之类,所该之证多矣。
掉,谓转动,凡猝倒痉痫抽掣摇战之类皆是。肝主筋,此皆筋之为病也。
眩,是昏晕,凡昏花妄见头目旋转皆是。肝开窍于目,故有此病也。
西医谓目眩惑昏花痉痫抽掣,皆脑髓筋为病,谓目系通脑,故昏眩。脑气用力太过,则
肉缩伸抽掣。究问脑气何故病此,则西医茫然。
岂知肝脉通于脉,开窍于目,而主筋。凡西医所谓脑气皆肝脉所司,而脉筋所以致病,
则又肝风为政也。
故凡掉眩,皆属于风,而诸风为病,总属于肝。
2,诸痛疮痒,皆属于心。
此言诸疮或血分凝结,阻碍其气,气与血争则痛。
或血虚生热,兼动风气,风火相扇则痒。
皆属心经血分为病,治宜和血。
又凡病不干血分,皆不发痛,故痞臌肿等,均不见痛。
凡是腹痛肢体痛,盖无不关于血分,故皆属心。
3,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肿在皮肤四肢,满在腹内胀塞,皆湿气壅滞,水不下行,停走于膈膜中也。
然则湿证尚不止此,故曰诸湿。
或头目晕沉,或疟暑泄痢,或周身痹痛,或痰饮痃癖,皆脾土不制水所致。
盖脾生油膜之上,膜是三焦,主水道。油是脾之物,油不沾水,此脾之所以利水也。
若脾之油失其令,则湿气乃得藏匿,故治湿责之于脾。
4,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五脏六腑之你,无不总统于肺,以肺为气之总管也。
故凡治气,皆当治肺。
肺主皮毛,膹是气之乖于皮毛者,膹膗也。
《说文》谓形恶如紫瘢斑瘤黑痣疱鼻之类。
西医言毛孔下有油核,其管直通皮肤,若面生黑刺,即管塞之故。此《内经》膹膗之说
也。
郁是气遏于内,不得舒发也。
见病如气逆痰滞血结便闭之类,是气之乖于腹内者。
郁与畅反,肺气不畅故郁,宜降散之。
5,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肾司寒气,故凡寒证,皆属之肾。
肾又主骨,肾阳四达,则骨体舒展,举动轻便。
若肢骨拘急而曲,或亸缓而引长,皆骨不为用也。
须知拘收引亸,与抽掣缩短者不同。一是寒症,一是风症,当辨。
六气(外淫致病邪气):
6,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强直,僵卧倒地。
暴者,猝然发作,风性迅速,故能暴发。
凡风均属之肝,肝属筋脉,风中筋脉,不能行动,则强直矣。
风者,阳动而阴应之也,故风具阴阳两性。
中风之阴,则为寒风。
中风之阳,则为热风。
无论寒热,皆有强直之证,宜细辨之。
7,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下为小便,上为涎唾,其道路总在三焦膈膜之中。
不论何证,但据水液有澄澈清冷之状,即是三焦大虚之候,故皆属于寒。
8,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热:暑与燥)
诸胀,谓腹内胀满。
腹大,谓单腹胀。
此证是肝不疎泄,脾不运化。
肝不疎泄,则小便不利,水停为胀。
脾不运化,则单腹胀。
皆属于热者,属于肝木乘脾也。
然此与上节火字有别(按:即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火属血分,热属气份。
热则气分之水多壅,故主胀大。
9,诸病有声,按之如鼓,皆属于热。
此与肠鸣不同。肠鸣则转气切痛下泄,属水渍入肠,发为洞泄,是寒非热也。
此有声乃在人皮里膜内连网油膜之中。凡人身连网油膜,均是三焦,乃相水之府,行水
之道路也。水火相激,往往发声,但其声绵绵,与雷鸣切痛者有异,按之亦能作声。
又拒手如按鼓皮,以其在皮膜间,故按之如鼓,是三焦之火与水为仇也,故曰皆属于
热。
盖三焦为行气之府,气多则能鼓其膜中之管,使之有声,如西洋象皮人,搦之则出声是
矣。
10,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转者,左右扭掉也。反者,角弓反张也。
戾如犬出户下,其身曲戾,即阳明痉病,头曲至膝也。
水液浑浊,小便不清也。
转在侧,属少阳经。
反在后,属太阳经。
戾在前,属阳明经。
水道在膈膜中,属三焦经,皆属于热。
是水液浑浊,固属三焦之热,而诸转反戾,亦当同属三焦矣。
三焦网膜,西人谓之连网,由内达外,包裹赤肉,两头生筋,以贯赤肉,筋连骨节,故
利屈伸。观此则知转反戾,是筋所牵引,实则网膜伸缩使然。故《内经》与水液同论
,以见皆属三焦网膜中之热也。
西医乃谓抽掣痉等,不免求深反浅,故西人无治之之术也。
11,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发于热。
呕谓干呕,是火逆也。
吐有寒证,吐酸则无寒证。
暴注下迫,里急后重,逼塞不得畅,俗名痢证。皆属于热者,属于肝经之热也。
肝火上逆,则呕吐酸。肝火下注,则痢下迫。
因肝欲疎泄,肺欲收敛,金木不和,故欲泻不得,且痢多发于秋,金克木也。
12,诸痉颈强,皆属于湿。
寒湿则筋脉凝,热湿则筋脉胀,故能发痉与项强之证。
13,诸热瞀瘈,皆属于火。
谓发热恶热瘟暑等症。
瞀,谓眼目昏花黑暗见鬼等症。
瘈,谓筋不得伸抽掣等症。
皆属于火者,盖诸热是火伤气分,火克肺金也。
瞀是心神扰惑,视物昏乱。
火属心,心脏火扰其神,故瞀瘈是肝筋为火所灼,无血养筋,故缩扯瘈与亸缓不收有
异,当辨之。
14,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禁,谓口齿禁切噤口痢痉病口禁之类。
鼓栗,谓鼓战栗如疟疾手足摇战之类。
如丧神守,谓谵语百合病恍惚不安之类。
盖热极反寒之象,火扰心神之征,皆宜治其火也。
15,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逆,谓吐欬呛呕等,凡是冲脉气逆,头目咽喉胸中受病,均系心肝之火,挟冲脉上行
也,宜抑之。
16,诸燥狂越,皆属于火。
躁,谓烦躁;狂,谓颠狂;越,谓升高踰垣。
凡此皆三焦与胃火太甚,而血气勃发也。
17,诸病跗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跗,足背。凡足肿皆发于厥阴阳明两经。
阳明之脉行足背,厥阴之脉起足大指丛毛,行内踝。
肝木生热,壅遏胃经之湿,则循经下注而发足肿,极酸疼也。
酸字颇有实义。西医云:「凡脚气必胃中先酿酸水,继而尿中有蛋白形,尿味亦酸,乃
发脚肿痛。」但西医未言所以致酸,与因酸致肿之故。
惟《内经》理可互味也。羹汤夏月过夜则酸,湿遇热也。冬月则否,有湿而无热也。
知酸所以致热,而脚气可治矣。
又凡乍惊乍骇,皆是肝经木郁火发,魂不藏之故,是以皆属于火。
上下(病证发作走向之分部)
18,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厥,谓四肢逆冷。
固,谓腹中瘕积,如寒疝之类。
泻,谓下利不止。
皆属于下,谓属于下焦肾经也。
肾阳不能四达则厥,肾阳不能上升则泻,肾阳不能化气则固结。故属于下以温之也。
19,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痿有两证,一是肺痿,肺叶焦举,不能调津液,则为虚劳欬嗽。
一是足痿胫枯,不能行走,则为足痿,然未有足痿而不发于肺者。
盖肺主行津液,由阳明而下润宗筋,足乃能行。
肺之津液不行,则宗筋失养,故足痿虽发于下,而亦属之上焦也。
喘属肺之呼不利,呕属胃之饮食气逆,肺胃均属上焦,上焦属阳,多病火逆,宜情之也。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有、无很明显是指邪气之有无而言。《素问.调经论》所说“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就是现成的依据;同书《通评虚实论》所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又可以做为“有者为实,无则为虚”这句话的现成注脚。
虚实既为察病之纲领,所以要“有则求之,无则求之”;补泻为治法之大要,所以要“盛(实)者责之,虚则责之”,张介宾谓“泻其盛气。责其有也;培其衰气,责其无也”也正是此意。
声明: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往期推荐:
桂枝汤方
桂枝加桂方治奔豚方
桂枝加葛根汤方颈椎病
瓜蒌桂枝汤方治柔痉(脑膜炎)
桂枝加黄芪汤治黄汗
你的衣领或衣服被汗染黄了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郝万山讲伤寒论70全集(建议收藏)中医《方剂学》共82全集(建议收藏
《方剂学》首方剂组成+功效完整版汇总
二十三个经典经方故事
杠板归/一味草药治蛇盘疮
一味臭虫/不仅成了餐桌新宠,还能治血管瘤,阳痿,胃癌!
李可老中医一个治疗癌症的方子,超厉害!
胡希恕: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顽固性皮肤病
荨麻疹疹及干癣的诊治
《伤寒论》条文解读太阳病脉证55---60
董针:抑郁症处方
▼更多精彩推荐,请